首页 > 专题专栏 > 聚爱成海 生命接力

一苇以航 爱相“髓”丨“提灯女神”的传人

日期:2022-12-15     来源:海淀区红十字会

分享:
字号:        
 “提灯女神”的传人——海淀区第1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赵一阳
  现代护理工作的奠基人、“白衣天使”的先驱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每当夜幕降临时,总是提着一盏小小的油灯,沿着崎岖的小路,逐床查看伤员,被伤员亲切地称为“提灯女神”。而在北京大街小巷的三十多个采血点中,有这样一个天使般的姑娘,天天像小蜜蜂一样忙碌着,时时把生的希望带给病患,了解到干细胞对病人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后,第一时间让同事留下了自己的血样,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后,又毫不犹豫地捐献了自己的干细胞。她就是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第480例、海淀区第11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献血服务一科护士赵一阳。
  2022年5月,在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来临的前夕,笔者怀着敬畏和感动采访了她。
  加入中华骨髓库
  2017年7月4日,雷阵雨,南风三级,气温23℃至27℃,是北京那段时间最凉爽一天。在那之前的日子一直是36、37℃,热得人们有些喘不过气来,在空调房间里都觉的浑身汗津津的,一出门就像进了蒸笼,瞬间汗流就会顺着毛孔往外淌,让人一步也不想挪,时间一久,烦燥、不安也就涌上了心头。可是,一场雷阵雨过后,天气却异常凉爽起来,空气显得异常清新,偌大的北京犹如一片林草茂密的湿地公园,令人心旷神怡。被闷了好几天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有的三五成群,有的四五个成帮,闲情逸致地漫步在街心公园或林荫小道,眺望天空云卷云舒,细品人间鸟语花香,穿梭在繁华商贸中心的男男女女依然脚步匆匆。
  西城区西单献血小屋北京红十字的采血点,刚参加此项工作不久的护士赵一阳,正在和高昊等几位同事一起紧张地忙碌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时有来献血的,也有不少过来问路的。
  一位身着衬衫西裤的青年男子来到采血点。他有些焦急,愁容满面地说:“我一位朋友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一家人急得团团转。听医院的医生说,拯救这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移植同一型号的造血干细胞。医生说,只要在中华骨髓库里找到合适的型号,志愿者愿意捐出就行。后来,我又从网上查到,在医院或者献血站留下血样,就可以加入中华骨髓库。我正准备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加入中华骨髓库呢!今天刚好路过这里,看到你们的血液采集车,所以过来问问。如果这里能采集,我就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来这里留血样,大家一起救救这个可怜的孩子!”说着,青年男子的眼睛湿润了,禁不住用手背擦了一下,瞬间眼圈就红了。
  听着男子的讲述,看他如此着急的神情,在此岗位工作多年的护士高昊,急忙接过话茬说:“谢谢您的一片爱心,对您朋友的这种情况,我们很是同情。目前,中国有400多万恶性血液病患者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每年约有3万名白血病患者失去生命,其中一半是儿童。拯救他们的唯一方法就是移植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比率为万分之一甚至更少,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越多,白血病患者获得生存的机会成功率就越高,多一位捐献者,患者就多一份希望,就会给他们的生命带来曙光。我们这儿能采集血样,帮助您和您的亲朋好友加入中华骨髓库,如果你们人多,我们还可以向单位领导汇报,到你们集中居住的地方去采集!”
  从小就富有同情心的赵一阳,看到眼前这位重情重义的青年男子,顿生崇敬之情。待这名男子填好表、留下血样之后,赵一阳也填写了一份《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并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址和详细的联系方式等。当即就让同事高昊护士留下自己8毫升血样,用来检测HLA分型等项目。
  生命因奉献而高尚,社会因爱心而倍感幸福,捐一份血样就是奉献一份美丽的爱心。从此之后,赵一阳经常鼓励参与无偿献血的朋友加入中华骨髓库。在她的动员下,已经有多人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爱心源于多年的养成
  任何善举都不是一时的冲动,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赵一阳申请留下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包括从事她心爱的护理行业,都与她妈妈的影响分不开的。
  1993年3月16日,赵一阳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市民家庭,父母都是工厂的工人。
  小时候的赵一阳聪明伶俐,活泼好动,性格比较外向,大大咧咧。用她自己的话说,小时候就是疯玩,在幼儿园时就天天和男孩子一起玩耍、打闹,喜欢的玩具也是枪呀、炮呀及各式各样的重型车,与多数女孩喜欢的毛绒玩具洋娃娃什么的都不沾边。但是,她却情感细腻、天生富有同情心,对于被人丢弃的流浪猫、流浪狗之类的动物倍加爱护,时常想,它们没有家会住在哪里呀?它们没有饭吃饿着可怎么办呀?她有时会拿家里好吃的东西偷偷摸摸地去投喂,甚至想把它们抱回家喂养起来。
  赵一阳的妈妈热情又善良,看不得别人受苦受累,同事、邻居、朋友等有难时总会多时间伸出援助之手,单位号召捐钱捐物时,也是积极响应、慷慨解囊。2008年元旦逛商场时,在丰台区新业广场献血车献血400毫升,说就当作新年礼物送给有需要的人吧!
  妈妈的行动就是一面无形的镜子,一点一滴都会折射在赵一阳身上。电视剧《恶作剧之吻》热播时,剧中执着可爱的袁湘琴给赵一阳妈妈留下了深刻印象。天天拉着女儿一起追剧,看到动情处就禁不住说:“阳阳,要是你将来也成为袁湘琴一样的护士该多好呀!”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赵一阳初中一毕业,就考取了北京卫生学校涉外护理专业,进行了长达6年的专业学习。
  笔者问赵一阳,期间最难忘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她深情地说:“就是大专毕业时被授予燕尾帽的那一刻。主持人宣布授帽仪式后,温馨的乐曲响起,曾经在护理岗位工作多年的一位学校领导,双手把庄严而神圣的燕尾帽稳稳地、轻轻地按在我的头上时,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心脏跳得厉害,那一刻觉得异常光荣和崇高。随后,在领誓人的带领下,我们庄严地举起自己的右手,开始宣誓: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
  怜恤他人成就大爱
  近4年半后,赵一阳终于等到了自己的“髓”缘。
  2021年9月底的一天上午,赵一阳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说:“您好,您是赵一阳女士吗?有一位血液病患者与您配型成功了,请问您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的生命呢?”
  一接到电话,赵一阳感觉很是意外,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几乎已经忘了还有这个事。电话里的工作人员告诉她,可以认真思考之后再答复,如果愿意捐献,还需征得家人的同意。
  挂断电话之后,赵一阳上网查询了许多捐献的志愿者分享的事情,包括整个捐献流程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大家都表示捐献并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看着大家的分享,再加上自己对相关医学知识的掌握,赵一阳更加坚定了捐献的决心。
  随后,赵一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告诉了妈妈。
  一听说女儿要去捐献造血干细胞,赵一阳妈妈心里“咯噔”一下,瞬间就沉默了。女儿虽然已经是28岁的大姑娘了,但在妈妈心里永远长不大,永远是十几岁蹦蹦跳跳的孩子,还有,女儿猛看上去高高壮壮的,身高1米64,但体重只有53公斤,实际上比较瘦弱,女儿还没结婚,万一捐献之后体质受到影响怎么办?
  妈妈的沉默不语,心领神会的赵一阳马上意识到妈妈可能有所担心。她知道妈妈是为她好,怕捐献之后对她身体有影响。她更知道,妈妈宁愿自己去捐献,也不希望赵一阳去捐献。但是,赵一阳告诉妈妈,自己年轻,是学医的,捐献之后对身体几乎没有影响。还有,她天天在街头帮人抽血,号召人们去捐献,现在轮到她捐献了却打退堂鼓,传出去不会被人笑话吗?另外,据说,中华骨髓库入库志愿捐献者数据累计近300万人份,累计捐献造血干细胞者已达12000多例。中华骨髓库平均每天有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在北京,在医院工作的人占了很大比例,她身边的一位领导也在2012年作了成功捐献。捐献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
  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妈妈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话锋一转,马上说:“你这是在做善事,妈妈一定大力支持!”
  哪有父母不爱儿女的?在当下中国,不少家长都是为儿女活着,儿女的健康快乐是父母的最大心愿。女儿上初中之后,基本上都是妈妈一个人带着,女儿哭她就哭,女儿笑她就笑。
  谈到妈妈当时有点想不开的事,赵一阳感慨地说:“其实,我妈妈是非常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也非常热心公益事业。四十岁之后就先后献了两次血,还计划60岁之前献第三次呢!
  “2018年的那次献血,还是我给她抽的呢!”赵一阳自豪地说。
  有了妈妈的大力支持,2021年11月下旬,赵一阳在首发大厦C座中华骨髓库作了HLA配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血常规血小板ABO血型、其他血型与同功酶等高分辩血样检测。经检测,赵一阳竟与患者相合率很高,完全符合捐献要求。
  同年12月初,在妈妈的陪同下,赵一阳在空军总医院(现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做了一次包括血压、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心肺听诊、甲状腺、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血常规、血型、乙肝两对半、甲肝、丙肝抗体……全面的体检。经体检,赵一阳也完全符合捐献要求。
  2022年1月20日,带着妈妈的支持、红十字会领导和同事的祝福,赵一阳来到解放军304医院开始了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赵一阳住进医院后,妈妈天天打电话叮嘱:一定要多吃东西、增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
  有时也会坐公交车跑到医院,陪赵一阳聊聊天,生怕她心情不好影响捐献。
  谈起自己被动员剂动员的过程,她有些轻描淡写,甚至说这没有什么可讲的。她说:“动员剂是为了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来,以便更好地进行采集和分离。从21日晚上8点起,每天晚上8点都会在皮下注射一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针是肌肉注射,只需要几分钟时间,打针后可以选择在医院留宿或者回家。当时,我是一直住在了医院里。药物是安全的,可能有三分之一的人会有一些药物反应,如:头痛、腰痛或者类似感冒症状,但是停药后症状马上就会消失。打完动员剂针后,我有腰痛乏力的症状,到了晚上有点头疼,就像得了重感冒的那种头疼。不过,这有啥,谁没感冒过呀?”说着,性格开朗的赵一阳竟吟吟的笑起来。
  经过5天的准备,赵一阳终于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了。
  1月25日,农历的小年,赵一阳开始了第一次捐献。伴着血液分离机“咔哒咔哒”的声响,鲜红的血液从她身体里缓缓流出。躺在病床上的她,看着血液从身体流向仪器,分离出来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一点点装进血袋里。那一刻,她说,一种神圣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从上午8时至中午13时30分,整整5个半小时,260毫升采集完毕。
  完成第一次捐献后,赵一阳特意穿上自己工作时的护士装,拖着有些疲惫的身体,为患者录制了一段小视频,送去了自己独特的祝福:“小弟弟,今天是农历小年,张灯结彩待归人,今夕人间小团圆,祝你早日康复,与家人团聚。”
  第一次捐献胜利完成,正当赵一阳准备心满意足的睡一觉的时候,从相关方面传来消息,因赵一阳和患者体重差了30多斤,不得不进行第二次捐献。于是,当天晚上又开始了对她的再一次动员。
  第二天上午,从8时至中午12时30分,4个半小时,她又整整捐献180毫升。
  这一次,赵一阳真的太累了,浑身酸软,连说话的力气几乎都没有了,被推出病房后直接睡着了。
  谈到自己的两次捐献,她说:“因为我本身也是一名护理工作者,救死扶伤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只是尽了自己小小的一份力。我的捐献可以挽救一条生命,尤其是一个只有15岁的小弟弟,我觉得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后来,患者家长专门给赵一阳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感谢您给我们这个普通家庭一个光明的未来,对您的感恩之情,仿佛永远也无法用言语诉说完。我们也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像您这样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爱心的人,好人一生平安。”
  赵一阳的行为深刻地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用自己的热血延续他人的生命,点亮他人生的新希望,也丰盈自己平凡的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