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聚爱成海 生命接力

一苇以航 爱相“髓”| 只愿真情满人间

日期:2022-12-09     来源:海淀区红十字会

分享:
字号:        
  只愿真情满人间——海淀区第10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侯学龙

  “说真话,这么多年很少追电视剧,但是这一部剧是真心喜欢。”
  坐在北京联想总部一楼中信书店的咖啡厅里,侯学龙也不知怎么就和我聊起了最近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他说,平时因为工作原因,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家都要接近八九点钟,所以真的是没有时间追电视剧,即便节假日空闲下来,也都是去运动场上打篮球踢足球。这个春节过后,办公室里经常听到有人热议这部电视剧,才抽时间去看,一看就欲罢不能。
  问,为什么喜欢?
  侯学龙抬手摸了摸后脑勺,说,好像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短短接触,能感觉侯学龙不是一个善言辞的人。他自己解嘲说,在家里,同为理工科出身的妻子就经常对他的讷言表示不满。他在讲述上面这句话时,就显得有些拘束和羞涩,仿佛自己说得有夸大其词的感觉,我能捕捉到他自己内心对这种最朴素的情感的共鸣。
  到北京去
  侯学龙,中等身材,极其普通的相貌——走在人群中很容易找不出来,说话音量不高,语调没有什么变化,表情一直平静淡然,有着优秀的理工科生共有的特征——讷言。他出生在山东省无五莲县农村,世代务农。他父亲在年轻的时候当过村里的干部。1998年,我国颁布实施《献血法》,开始推广无偿献血制度。2000年左右,五莲县在全县范围组织开展了一次无偿献血普及工作,他的父亲听说后就主动就走进了村口的献血车,成为当时全村唯一一个无偿献血的人。说到这件事,侯学龙回忆说,如果不是邻居们到家中传话,家里的所有人谁都不知道父亲去献了血。
  “我记得当时很多人都跑到家里来,担心这担心那,可父亲只说了一句话‘这没什么’”。
  现在,侯学龙的父亲已经离开了老家五莲县,跟随儿子一起定居北京。2009年,侯学龙来北京工作,三年后结婚成家,2016年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并把父母从农村接到了北京:
  “在此之前,我父母从没有来过北京,去的最远地方就是省城济南,他们在农村辛苦大半辈子了,我想应该让他们来体验一下北京的生活,不是说跟着我就享多大福,最起码,就是想让他们也见识见识一下。”
  侯学龙还有一个姐姐生活在五莲县城,姐姐的两个儿子视他为很了不起的人:
  “我们一家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农村,现在我能在北京买房子安家落户,可能让他们觉得我很成功……”
  我问,他自己觉得成功吗?侯学龙想了想,说,不算。
  2005年,侯学龙考入黑龙江大学,远离家乡负笈北上,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年的大学生活单调枯燥,却也充实,让他真正了解到了计算机这门学科的神奇和奥秘:
  “我觉得自己很适合这个专业,因为我平时就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大家也都这么说。但是,当我面对电脑的时候,却感觉有很多话要说……现在,我的确很喜欢这个职业……”
  2009年,侯学龙大学毕业,面临人生第一次重大选择。当时有三个方向:一是留在东北就近找一个工作,二是回到山东原籍考事业编亦或是公务员,三是奔赴北上广一线城市,学以致用,打拼天下。经过短暂的迷茫和困惑,他最终听从老师的建议来到了北京。当年,全校同专业一起来北京的有23人,转眼十多年过去,现在留在北京城的仅有5人。侯学龙先是应聘到一家教育机构做远程教程研发,2014年跳槽到联想北京总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部门经理。
  人往高处走
  问他为什么离开原来的单位?
  他笑一笑,想了想说,人总得往高处走。
  那为什么要待四年才想到离开?
  侯学龙还是习惯性地略加沉吟,才慢条斯理地说:
  “其实,我是可以早离开的。但是,总觉得自己还是年轻,应该再积累一些经验,不能急于有经济上的高追求,所以,我让自己沉下心来,在那个机构干了四年。非常感谢那四年,给我很多沉淀,如果没有那四年,我想联想可能也不会要我。”
  真没想到这个来自山东农村的、沉静的年轻人,还有着同龄人少有的睿智和成熟,非常想再和他聊聊其他有关事业有关人生的话题,怎奈天色已晚,只好再次直奔主题回到献血这个话题。
  侯学龙说,第一次献血就是在东北上大学期间。还是大二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走上了街头的献血车:
  “能帮助一下急需的人,不是挺好嘛?”
  侯学龙说得平平淡淡,非常真诚,看得出这就是他的本心。
  当时,和侯学龙一起献血的还有其他几个同学,只有他自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当时的工作人员给我做了介绍,我一听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还能帮助人,就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2010年的一天,一个大学同学找忽然到他,说他留存在中华骨髓库的血液样本与一名血液病患初配型成功,但是因为他变更居住地,换了手机号码,工作人员无法联系到他,只能通过学校找到当时的辅导员,辗转找到其他同学,这才联系到他。但此时距离初配型成功已过去2个月,可能是患者又找到了更合适的供者,所以没有再和他联系:
  “我听说后,心里觉得很遗憾,真的,我觉得是自己的原因错过了让别人得到救助的机会。”
  事后,侯学龙马上联系了中华骨髓库相关人员,说明情况,修改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而且在此后,每更改一次电话,都会及时告知中华骨髓库。
  转眼到了2019年,有消息传过来说又一次配型成功。这次,中华骨髓库的人员很顺畅的联系到了侯学龙:
  “我一听,还很高兴,觉得可以弥补上次那个遗憾了,只是,家人有些担心,一开始是阻拦我的,他们主要还是担心造血干细胞捐献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毕竟我还这么年轻,今后的生活还很长……他们的担心我也理解……”
  考虑到妻子不同意,侯学龙先是找来相关书籍给她看,并专门找到中华骨髓库人员详细了解了从配型到捐献完成的全过程,还带着妻子到相熟的医护人员那里当面进行咨询,彻底打消了妻子的顾虑,然后他自己也做好了捐献前的各种准备。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突发新冠疫情,捐献的事情只得再次被搁置下来。
  一直到2021年6月份,被告知又一个患者和他配型成功:
  “我觉得还是很幸运的,终于能当这个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了。”
  第一时间,侯学龙把这个消息发给了妻子,妻子的回复很简短:
  “总算能弥补一下你前两次的遗憾了。”
  帮人就是帮自己
  听说,这一次配型成功的是一个两岁的孩子,让侯学龙觉得更为荣幸:
  “我能想象到孩子家长的那种无助,如果能帮到他们,我义无反顾。”
  侯学龙说,北京联想总部有接近三万员工,他是唯一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人,有的同事听说后,私下称赞他很了不起,他一再表示不认同:
  “我真没有觉得这件事有什么了不起。本来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正好被我赶上了而已。我自己的孩子8岁了,他是我的未来,假如他有一点意外,对我的打击会是致命的。其实不仅仅是对我,对我妻子对我父母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这个孩子是我自己的儿子,要是能有人帮他活命,我,还有我全家该是多么高兴的事儿。这不仅仅挽救了一个生命,而是拯救了几个家庭的生活,是好多人的幸福……”
  这年11月17日一早,侯学龙吃过早餐,自己来到驻京部队某医院,他要在这里进行造血干细胞的采集。经过五天时间的调理,在妻子的陪伴下,侯学龙顺利地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那天,妻子带着儿子来看他,他微笑着对儿子说,爸爸要去救一个小朋友。儿子似懂非懂,但是回到家却特意为那位小朋友患者画了一幅画,画中有蓝蓝的天空,有绿绿的树木,有绚丽多姿的彩虹,还有手牵手的人,孩子还用稚嫩的笔触表达了对患者的祝福:
  “小弟弟你好,希望你能快点好起来。加油奥!这次是我爸爸给你捐献的造血干细胞,长大以后,我们都要像我爸爸一样,去帮助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看得出,侯学龙的所作所为对儿子产生了很大影响,相信在那个幼小的心灵中,一颗乐于助人、积极向善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更多的人得知了侯学龙的事迹后,都说他很伟大,纷纷给予赞誉。这让侯学龙觉得很难为情,他一再表示这真的不值得一提。他说,能配型成功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相信其他能配型成功的人做出的决定都会跟他是一样的:
  “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充满阳光和正能量的社会,即便我不捐献,也一定还会有其他人去捐献……自己能为这个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是一件很荣幸的事儿。”
  我追问,他之所以会这样做,是不是因为受到父亲的影响?
  侯学龙不置可否,说:“可能吧,从第一次献血到现在,无偿献血已经不下六次,真没觉得有什么,就觉得这很普通。”
  我说,其实现在很多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还是深有顾虑,他的行为不一定能起到带头作用吧,侯学龙淡然一笑说:
  “首先,这种捐献对身体真的没有伤害,我第二天就上班了,而且过了这么长时间,身体没有任何不良反应。再就是,我也没想到带动谁,做好就自己可以。不过,我相信,逐渐会有更多人加入到捐献行列里。”
  侯学龙问我要不要参观一下联想总部大楼:
  “……联想大楼里还是有很多风景的,有一种联想独有的整体氛围,每天,我穿行在里面,都感觉很享受。”
  听得出,他对当下的工作很喜欢。一边走,一边给我做着介绍,七拐八绕地来到他的办公室,是一个大开间,三四排隔断,坐着三十多个年轻人。侯学龙说,大家都叫他阿龙:
  “可能这样叫显得亲切吧。我也挺喜欢他们这么叫我。”
  做好自己
  在送我出联想大楼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人世间》,问侯学龙最喜欢剧中哪个人物,侯学龙略加思索,说喜欢周秉义。
  问他为什么?
  侯学龙真诚的笑起来,迟迟疑疑地说:
  “可能,可能,可能是我喜欢这个人物身上展现的一些性格……或者说,这个人对父母、弟妹以及周围朋友的那种情,对所从事的工作的那种情,都让我很感动。还有,他知道自己不能力挽狂澜,还是义无反顾,只是本着做好自己……”
  从他的表述中,能感觉到他对周秉义这个人物的理解和认同。
  电视剧《人世间》中刻画的周秉义是一个对小家对国家对亲朋好友都满怀情义的人,且其情至真至纯至诚。有人说,周秉义寄托了作家梁晓声“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文学创作理念,他是具有西西弗斯式英雄主义情怀的平民英雄。
  我们在联想总部大门口分手,2022年第一场雪正下的沸沸扬扬,联想大楼外不远处的山桃已含苞待放,隐隐露出彩霞般的红晕,白雪中更见妖娆。
  侯学龙说:
  “你刚才不是还问我为什么喜欢《人世间》吗?……可能是剧中所有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很淳朴的‘情’,这种情很东方,或者说,很中国,人和人之间不就应该这样吗?”
  我点点头,这也是我喜欢这部剧的原因。听到侯学龙继续说:
  “我专门在网上搜了一些有关这部剧的评论,很欣赏原著梁晓声在谈到《人世间》创作的时候说过的那句话:‘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最宝贵的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温度,小说的创作初衷就是希望守护人性中最柔软和善良的部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