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聚爱成海 生命接力

一苇以航 爱相“髓”| 帅,是照亮生命的一束阳光

日期:2022-12-05     来源:海淀区红十字会

分享:
字号:        
  帅,是照亮生命的一束阳光——海淀区第9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何帅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时下的年轻人而言,女孩子追求的是靓丽,男孩子则重视自己是否帅气。
  女孩的靓丽,自古以来已有很多种标准来衡量,而男孩子的帅气,却很难用某一种标准来界定。因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里,有不同的尺度都可以表现男孩子的帅气,比如英俊潇洒,比如孔武有力,比如雄才大略、挥斥方遒,比如只手擎天、舍己救人等等。这里面有外表的帅,有气质的帅,有行为的帅,有思想的帅,有成就的帅……
  如果一个人的名字叫帅,那他算不算帅?不用说,大家都会叫他帅。但这个帅仅限于对他的称呼,他要名副其实地帅,还要具备以上所说的某种品质,哪怕只是符合其中的一种。
  与帅相约
  当我拨通何帅的电话时,我问的第一句话是:“何帅吗?”问了之后自我感觉在质疑人家的帅似的,赶紧补充道:“我叫张国领,是受海淀区红十字会的委托,来采访你的作家。”
  电话的另一端立即传来一阵爽朗清脆的声音:“你好,我是何帅。”
  听这声音的响亮度就给我极好的第一印象,我说:“何帅好,由于给我的交稿时间比较紧,你何时有空我想与你见面聊聊。”
  “您如果电话里采访的话现在就可以,见面要等到周六周日我休息的时候。”
  我说:“好,那咱就这么定,周六上午见。”
  “能不能下午?我上午可能不会起床太早。”
  他倒是挺实诚,我说:“那就周六下午两点钟吧。我周五再与你约定具体见面地点。”
  这个何帅,人长得帅不帅还不知道,但性格像他的名字一样很直率。挂了电话,我对周六的采访充满了信心。
  周六那天上午,我再次给何帅打了电话,从电话中得知,他住在北五环外的回龙观,而我住在西四环内的世纪城,当我问他在哪里见面合适时,不料他毫不犹豫地说:“我去世纪城找您。”
  “咱们找个居中的地方吧,你到世纪城太远了。”
  “不远,我今天没事。”他执意要向我这边靠拢,我也就没再坚持。
  当我在世纪购物中心的五楼见到何帅时,眼前顿时一亮。何帅虽然与我见他前想象的高挑瘦弱不太一样,但他的朝气蓬勃就像一缕阳光,瞬间将我的眼前照亮。
  我们在一家开放式咖啡厅找了一个位置,落座后他对我没有任何戒备的心理,一开口就直奔主题。根据我提问的思路,顺畅地展开了开诚布公的交谈。
  爱心相传
  话题当然是从他捐献造血干细胞开始的。我问他:“当初你是怎么想起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
  他说:“说起来很简单,主要原因还是受了我母亲的影响。”
  于是他谈起了自己的母亲。他的母亲是一个家庭主妇,既没有多高的学历,也没有听起来多响亮的工作,但她乐善好施,她常年坚持的一个习惯,自幼深深地印在了何帅的心里。
  从上小学起,何帅就知道母亲每年要献两次血,家中坚持献血的还有他的大伯。他的父亲是搞大货车运输的,山西那地方全国人民都清楚,有的是矿产资源,跑运输虽不是最挣钱的,但支应家庭的一切费用不成问题,所以他的家庭并不缺钱,母亲每年献两次血也不是为了名和利,纯粹就是为了能给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何帅说他曾问过母亲为啥要献血,母亲的回答很平常,根本找不到什么闪光点,只说经常献血的人身体好。
  在母亲的影响下,何帅的姐姐成年之后,也和母亲一起去献血,本来父亲也想献血,但被母亲阻止了,她说父亲跑运输要经常在外长途奔波,体力消耗比较大,虽然献血无害,但为了在外安全,还是不献为宜。
  母亲的言语和行为,让何帅记住了献血不但无害,还有益于身体健康。上了高中后他也想跟着母亲去献血,但不满十八岁属于未成年人,不能献血。于是这想法就一直在他的心里放着,直到进入高三下学期。
  那年他十八岁,每个十八岁的人,生日那天都会为自己筹划一个有意义的活动,作为献给自己的成人礼。何帅为自己设计的成人礼,不是集会,也不是旅游,而是献血。他觉得自己成年的这一天,能像母亲那样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最有意义的纪念。
  这是一个独立思考独自完成的计划,他没有提前宣布,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可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筹划多天的成人礼献血活动,与高考时间撞车了。
  推迟实现的愿望
  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而他的生日是高考前一天6月6日。当母亲听说他要以献血来纪念自己的成人礼时,一直提倡献血的她却第一个站出来反对,高考是儿子寒窗苦读十二年才盼到的一次机会,也是决定孩子人生命运的一次大考,她不希望儿子献了血之后马上走进考场去参加这场持续几天的大考。在她看来,虽然献血不一定影响考试成绩,但也不会提高考试成绩。
  在母亲的坚持下,何帅答应了母亲这并不过分的要求。于是,打算在成人礼那天第一次献血的愿望,就这样没能实现。
  有志者,事竞成。
  高考过后,何帅被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录取,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心情激动,多年拼搏终于有了理想的结果。顿时感觉天在他头顶一下子变得更加高远,阳光在他眼前一下子变得更加灿烂,未来的金光大道和鲜花掌声,正向自己招手。金榜题名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在这最得意的时刻,他又想到了成人礼那天没能实现的愿望,于是他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去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次献血。
  当看着自己的鲜血顺着针管流出时,他瞬间感受到了生命的价值,尽管他并不知道这管鲜血能挽救什么人,但这毕竟是国家和社会所倡导的正能量。
  商务学院在山西大学的分校区,距市区较远,一直到升入大二之后,学生们才回归校本部。一天何帅和他的同学参加体检时,不约而同地想到了献血。就是这一次献血,让他有了一次人生的壮举。
  那天为他抽血的是一位年轻护士,血抽到一半的时候护士问了一句:“留样本吗?”
  这是一句医学术语,就是问献血者要不要留下血液样本。若是初次献血,或许对样本的概念不了解,都会问一问留什么样本,留样本有什么作用,然后再决定是否留下样本。但那天当护士问何帅和一同献血的同学是否留样本时,他们都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同时回答了一个字:“留。”
  我听他说到这里时插话问了一句:“什么是样本?”
  “就是血样。然后拿这个血样和需要造血干细胞的患者的血液进行匹配。”
  “那你当时怎么没思索就答应了,是献血之前就了解过吗?还是早有这个心理准备?”
  何帅告诉我说,他们不但了解过,还给小学的同学们讲过这方面的知识。
  他进大学校园不久,学生会就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学校的公益活动。何帅参加的公益活动其中一项,就是为附近的小学学生,讲解一些消防救火、受伤救护的知识。小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爱提问,小学生提问,大学生不能不回答,更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如果大学生被小学生提的问题给难住了,那就太没面子了。
  怎么办?没有别的捷径可走,只有学习。跟老师学,跟学长学,跟书本学,好在做公益活动是他们商学院的优良传统,一年年一茬茬地坚持在做。给学生讲得多了,自己也就明白了很多知识。也知道了治疗儿童白血病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在患者身体内植入造血干细胞,从而激活体内的造血功能。
  何帅学的不是医学专业,但为了公益活动他自学了很多医学知识,对造血干细胞的了解就是其中之一。他用掌握的这些知识给小学生讲课,虽然自己没有比小学生大多少年纪,但在学习中他了解到,患血液病的多是小孩子,于是潜意识里就有了要为儿童白血病症者解除病痛的想法。
  所以,当那天抽血的护士随意问了一声要不要留样本时,他没有思考和犹豫,当即就答应了下来。
  留一份希望给他人
  每个献血者都可以留样本,但何帅心中清楚,不是每个留了样本的人,都有机会为患者献上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因为一个人的血样和患者的血样匹配上的概率是十万分之一。大部分献血者,即使留了样本,也只是给患者增添了十万分之一的希望。
  而何帅想的是,多一份希望总比多一份失望要好,那些患者大多是儿童,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才刚刚看到阳光的明媚,还没有体会到生活更多的美好,能给他们带去一份希望,有什么不好呢!
  献血对于何帅来说,是平常事,留了血液样本后他也没有记在心上。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的何帅,朝九晚七的日子过得充实而惬意,他想把自己在大学里学到的知识,发挥出更大的效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和美好的青春韶华。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渐渐地他也就忘记了在红十字会留样本的事。
  事情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越是念念不忘的,不一定就能遇上,早已淡忘了的,不一定就不会不期而遇。
  在何帅留下样本三年之后,2020年5月的一天,他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他留的样本匹配有了结果,和一位白血病患者的血型配上了。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询问他,原来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愿,有没有改变。
  红十字会说得很明白,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无偿的,也是个人自愿的,可以献,可以不献,可一旦答应了,走入正式环节是不可以临时退缩的,否则会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自己的血液匹配上了,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何帅当初同意留样本,就已准备好了能有今天的结果。因为他期待的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为他人解除痛苦、治好疾病。可一旦这消息真的传来时,他还是觉得有点出乎意料。
  他首先想的是怎么把这个消息告诉爸爸妈妈,留样本是自己做的主,但真要捐献了,必须要让爸妈知道,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情。但要告知爸妈,先得准备好回答他们的问题,因为他们,特别是妈妈,第一句话问什么他都能想象得到,肯定是“真要从你骨头里抽骨髓吗?”因为一般人听说是治疗白血病,首先会想到从脊椎里往外抽骨髓。自己小的时候曾患过脑膜炎,当时检查不出原因,后来就是做腰穿抽取脑脊液进行检验才确诊病情得以治疗,为此母亲曾心疼难受了好多天。
  为了给父母一个合理又合情的解释,何帅专门查了资料,他要用权威的知识让母亲知道,捐献骨髓的方法是抽血而不是抽骨髓,通过血细胞分离器将造血干细胞从血液中分离出来,然后将造血干细胞注入患者体内对于捐献者并没有伤害,只是在注射调集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针剂时,有发热以及全身疼痛的现象,这与个人体质有一定的关系。不是所有的捐献者都会出现发热和疼痛,有人完全没有异常。药效过后发热以及全身疼痛均会消失,整体来讲造血干细胞捐献就像献血一样,整个过程是安全的。
  何帅相信爸妈都会支持自己的行动,就像支持他献血那样。
  心里是这样想,可他还是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姐姐,正像他预想的,他的行为当即得到了姐姐的赞许,并对他的行为表示了坚定支持。
  为了不让母亲过早地为自己担心,他让姐姐先为他保密,他要等到适当的时候,再亲口告诉妈妈。
  得到姐姐的支持后,何帅心中有了底,接下来他要先过爸爸这一关,在他心目中,爸爸懂得更多道理,更能理解他的做法。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爸爸刚听完他的话,第一反应是不同意。于是他把在知乎、百度和搜狗上搜到的那些知识,逐一给父亲讲解,让父亲明白,听起来挺可怕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与献血的相同和不同点在哪里,以最轻松的口吻,去打消父亲的顾虑。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现在人家只是有这个意向,能不能捐献,还要看血液匹配的最终结果。”
  也许是最后这句话起了作用,父亲算是默许了。
  这件事情他是最后一个告诉母亲的,让他没想到的是,母亲得知不是真的要抽骨髓后,说了一句让何帅很感动的话:“你是大人了,大学毕业了,该为社会做点贡献了,只要是对自己的身体无害,只要是对社会有益,妈支持你。”
  支持,两个字从母亲口中说出,让何帅倍受鼓舞,此时在他心中,原来普通又平凡的父母亲,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令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和自豪。
  征得父母同意后,何帅并未告诉他们具体的捐献日期。红十字会是五月来的通知,捐献时间初步定在了九月底或十月初。
  为了花朵更艳丽
  日子确定下来,容不得有任何犹豫。7月进行精分,确定匹配;八月体检,全面查血。那一次从他身上共抽了八管血。望着那一管管殷红的、还带着自己体温的鲜血,何帅仿佛看见了一朵朵希望的小红花,一束束即将落进素不相识的患者生命里的一束束光芒。
  临近捐献之前的一周,红十字会派领导专程来到何帅供职的北京亚信数据有限公司,正式告知何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善举,公司领导非常吃惊,也非常高兴,并说这是公司的骄傲。李世玉经理出面热情接待了红十字会的领导,并按照红十字会的要求,特批给何帅两个星期的带薪假期,并在公司内部对何帅的行为给予了表彰。
  捐献前两个星期的假,何帅只休息了一周,因为这一周需要住院做捐献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然的话他连这一周的假都不愿休,他对自己的身体充满信心,也对捐献的成功充满信心。
  本来是要提前一周住进医院的,但因疫情原因,何帅只能提前一周住进医院周边的酒店,每天打一针动员剂,作用是在他捐献前的几天,更好地将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起来,争取一次捐献成功。
  那五天,是何帅平生最难受的日子,每天早上打的动员剂,让他浑身起反应,开始是疼痛,躺在床上甚至不能起身过猛,感觉骨头里面有东西在流动,同时有鼻塞发烧等重感冒症状。
  捐献当天,公司领导和红十字会领导都很重视,一直在医院守着,直到捐献成功,确定何帅身体完全没有问题才离开。捐献完之后,何帅除住院观察时间,只休息了一周,他说公司本来是批准他休两周的,但他知道公司工作忙,加上身体自我感觉没有大碍,再休息就太无聊了。
  我和何帅相对而坐,开放式的卡座,身后就是商城的过道,各色人等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看着何帅对我侃侃而谈的神情,有的人走过去了还要回头再看他一眼。他们只是路过,何帅说的什么,他们并不知道,但这回眸一望,我想完全是被何帅身上由内而外散发着的阳光气质所感染、所吸引。
  采访临近结束时,我问何帅,以后有何打算,他笑笑说:“每年坚持献血是不能少的,另外把手头的工作做好,还有就是尽量把体重降一降。在北京工作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无论是留在北京还是以后回山西老家,我都会做一个完美的自己。”
  采访中何帅几次说到他的体重,可直到与他握手告别,我仍没有看出他像自己说的那么胖,始终觉得眼前的他,是最帅气又朝气十足的小伙子。
  分别之后,我才明白自己为啥有这种感觉,因为在我眼中,何帅从一出现就是一道明净而温暖的光,因为他的善良实诚,因为他的大爱无私,因为他的懂得感恩、回馈社会,因为他的蓬勃向上,他映入我目光、落在我心中的,始终是他耀眼的亮色,恰似此时此刻北京城里这五月的阳光。
  心中有了亮色的人,他的帅气,已先声夺人,胖与瘦都不再重要!和他在一起,你感受到的是阳光般的温暖和照耀。祝福何帅,在点亮他人生命之火的同时,也收获人生的幸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