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8日,在石家庄召开的京津冀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交流会上,海淀区红十字会代表北京市在大会上做了题为“不忘人道初心,牢记人道使命,弘扬奉献精神,推动献血捐髓”交流发言。
自2003年北京市开展造血干细胞工作以来,在北京市红十字会的业务指导下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支持下,海淀区已有3万余人成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已有80人实现了成功捐献,占北京市捐献者人数的21.9%,加入中华骨髓库人数和实现捐献人数居全市各区首位。
几年来,区红十字会坚守人道初心使命,为拯救重症血液病患者的生命,大力推动献血捐髓工作在辖区的开展。

一是以高校为依托,多部门联合推动,确保献血捐髓工作有序开展。

在北京市造血干细胞中心的指导下,配合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联合高校团委和校红十字会,共同联合推动,确保前期招募、现场血样采集顺利进行。


海淀高校活动亮点纷呈,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辖区高校,已连续多年以不同的主题开展招募和采集活动。


“青春献礼”、“爱暖深秋”、“凝中华骨血不绝、践悠悠厚德于行”、“大爱无疆、生命永续”、“情髓至深、大爱无疆”、“捐献造血干细胞、点亮生命希望”等系列主题活动,已成为校园里一道道暖暖的风景,深入人心,吸引和感召着高校师生,高校学子成为海淀区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志愿者的主力军。
二是各级高度重视,为捐赠者做好服务,助力献血捐髓工作。


主管区领导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亲临清华大学等高校活动现场,看望慰问献血捐髓的学生,鼓励学子们勇担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成为勇于奉献的践行者。




区红十字会把推动献血捐髓志愿服务与主题党日活动相结合,区红会主要领导多次带队深入高校捐献现场,调研工作,宣传传播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为学生们送去慰问品,传递红十字的关心关爱之情。海淀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亲临医院看望慰问捐献者,向捐献者颁发荣誉证书,转达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慰问和关怀。




每次捐献采集,区红十字会领导会同捐献者所在学校的领导、辖区街镇的领导,带着鲜花、慰问品及慰问金到医院看望,了解捐献者的身体状况,对捐献者和其家属表达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讲好捐献者故事,引领崇尚奉献的公益氛围。



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讲好捐献者故事,深挖每一位捐献者的感人事迹,在电视台、网站、微信公众号、总会市会宣传媒介上推送捐献者事迹。开辟了《海淀报》专栏,设立了“红十字与文明海淀同行”、“红十字与新时代同行”栏目,讲好捐献者故事。


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普及知识弘扬正能量。每年利用“3.5”学雷锋纪念日、“5.8”世界红十字日、“6.14”世界献血日等纪念日,走进学校、社区,走进机关、企业宣传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发放宣传折页,宣传捐献意义,传递积极的道德力量和向善向上的价值取向,激发社会对红十字事业的认知认同。树立公益形象,引领新时代新风尚。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组织召开辖区高校红十字工作会,开展知识讲座,表彰先进单位和个人,激励各高校比学赶超,做好捐献组织发动。推选造干捐献者成为海淀区“十大明星志愿者”,加入海淀区委宣传部宣讲团,传播正能量,弘扬人道情,引领新风尚。
关爱生命、守护健康,托起重症血液病患者生命的希望,推动献血捐髓是区红十字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呼唤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支持这项崇高的事业,共同推动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