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会动态

当前位置:区会动态

冬奥遗产守卫国家总书库:心肺复苏技能和红十字冬奥AED使用培训走进国家图书馆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圆满帷幕,北京作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为世界奉献了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并为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它们是举办城市长远发展的宝贵财富。让冬奥遗产“活”起来,是让其价值落在实处的真正体现。
  9月16日,由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办,北京市海淀区红十字会、北京国家图书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公益支持的“心肺复苏技能和红十字冬奥AED使用培训”在国家图书馆总馆举办。
  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在开班动员会上讲话
  熊馆长说,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是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国家图书馆之一。国图始终将读者服务工作作为立馆之本,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红十字冬奥AED落户国图,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应急救护处置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国图在建立公众应急救护体系中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希望参与培训的员工,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急救意识,为进一步提升国图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生命保障能力贡献力量。
  北京冬奥组委医疗防疫组副经理、红十字冬奥项目秘书处秘书长张绪东做开班动员
  张绪东秘书长说,群众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要跟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速度。冬奥遗产红十字冬奥AED进博物馆,红十字精神和北京冬奥精神交相辉映,为“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为“双奥之城”北京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和谐氛围,为建设后冬奥时代的文明之馆、文明之城,贡献一份力量!
  国家图书馆学员代表李东伦发言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AED配备率为317台/10万人,日本AED配备率为235台/10万人,而中国每10万人口AED配备数量仅为0.2台,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AED的普及,也是传授应急救护知识,推动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
  为弘扬北京冬奥精神,传承利用好北京冬奥遗产,今年8月,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会同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将“冬奥遗产”红十字冬奥AED布设到了国家图书馆。随后,红十字冬奥AED向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捐赠交付仪式在故宫举行,向三大馆捐赠交付共18套红十字冬奥AED。
  红十字培训师讲授AED设备的使用
  有了“神器”,更要有“神技”。在国图进行的救护培训参照“冬奥标准”,红十字培训师通过理论加实操的方式,深入浅出的为学员们详细教授了AED的操作方法,提示救援中最关键的是正确确认伤者的意识是否清醒,胸口是否起伏,并找准胸外按压的位置,配合AED进行徒手心肺复苏。
 
  学员做心肺复苏实操练习
  培训采用理论结合实操的方式,4学时里浓缩知识的精华,最后以实操考核的方式确保每名参训学员都学会AED的使用方法,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来自典藏阅览部、参考咨询部、展览部、后勤服务、古籍馆、出版社和书店、文创、酒店、物业等部门和领域的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有效提升了国图应对突发意外时的应急救护能力。
 
  学员现场考核模拟实施心肺复苏和AED配合的应急救护链
  据悉,为落实北京冬奥组委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签署的《合作备忘录》精神,并按照北京冬奥组委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冬奥可持续性发展的文件要求,今年5月,北京冬奥组委运动会服务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发文,开展“冬奥遗产”可持续发展红十字冬奥AED进博物馆工作,惠及北京20家大型博物馆、图书馆和公共场所,其中包括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内的国家一级博物馆15家,计划捐赠布设共90套红十字冬奥AED,助力北京市“十四五”规划建设博物馆之城和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中长期规划。
  红十字冬奥AED进博物馆,将努力形成“AED生命守护站”,成为保护群众文化生活安全的动力站、接力站,持续为提升城市安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来源于:红十字与东奥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