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献动态

当前位置:捐献动态

海淀区第8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6次献血、参军入伍,这位清华毕业生的故事够硬核!

他来自黄土高原上一个小小村落
凭借不懈奋斗
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
读书期间参军入伍
曾在中印边境局势紧张的形势下
毅然选择去西藏服役
一腔热血,报效祖国
他热爱公益,乐于助人
在读期间曾6次献血
将爱心献给素昧平生的人
毕业之际
他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
勇敢坚毅,奉献无悔
他就是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本科毕业生小周
 
我愿做那个“负重”的人! 
  7月6日早上8点半,小周平静地躺下,一躺就是四个小时。医务人员在他的两只手臂上各插入一根粗粗的针头,血液流了出去,又从另一边输回体内,分离出230毫升能够拯救生命的造血干细胞。
  看着循环流动的血液,小周想象着,很快它们就将被输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身体里,带去鲜活的生命,他因此感到一阵激动和温暖……
  今年3月的一天,因为疫情在家学习的小周,忽然接到了北京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他造血干细胞与某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了,向他征求捐献意愿。
  早在2016年,清华大学组织献血时他便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时隔多年,“没想到这十万分之一的小概率事件被我给碰上了。”
  他没有丝毫犹豫:“肯定捐!这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运气的问题,如果其他同学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也不会推辞!”
  在北京风险等级下调,疫情呈现稳定趋势的时候,他随即申请返校,做了高分辨配型与体检,结果显示符合捐献要求。
  “当时心里真是高兴,我觉得人的一生总是要经历各种波折坎坷,但终会有更多的人伸出援手,所以这个世界总是充满了希望。”
  害怕父母担心,小周没有提前告诉家人,当听闻患者已经进入无菌舱时,他知道,这个时候出了任何问题,代价就是一条生命。直到捐献结束,他才向父母交待实情。
  这并不是小周第一次无偿捐献。自2014年考入清华,在校期间他累计献血6次,将2400毫升血与爱心献给素昧平生的人。
  “清华里有很多师生都在献血,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行为,在此之前清华也有4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同学。在这样氛围的校园里成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小周说,“我记得有句话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也愿做那个负重的人。”
 
磨练是对生命最好的滋养
  小周学习刻苦认真,成绩良好,社会实践也不落下。他曾担任环境学院环41班长、环四党支部组织委员、校TMS总会副会长和屋顶农场协会会长,带队“GROOF”屋顶农场实践支队、“重走长征路”实践支队,分别获得校级铜奖和金奖,荣获“全国大学生百强实践团队”称号,并组织“追寻伟人足迹”联合实践支队,三次入选实践梦想计划。
小周(左一)与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
  2017年9月,出于内心从未改变的向往与追求,小周暂停学业参军入伍,在中印边境局势紧张的形势下,毅然选择去西藏服役,并在边境地区驻守11个月。
  在部队两年期间,小周刻苦训练、表现优异,连续两年获评“优秀义务兵”,获三等功提名,完成一次便携式地空导弹实弹射击任务,投稿军事学术一篇,并为全旅官兵交流授课。
  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回首,有辛酸、有甘甜,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
  “要走向广阔的天地。只有跳出舒适区,才能更快成长,磨练是对生命最好的滋养。”小周说。
 
慎终如始,初心不改 
  小周来自黄土高原上一个小小村落,少年时惟一的哥哥生了一场大病,从此,他深刻意识到赡养父母、照顾家庭的重担必须由他来承担。
  高中三年,他很少分心,全力以赴拼搏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大学期间,他奋力拼搏、成绩优异,并积极参与社工活动。
  从农村走向清华,除了自己的努力,小周知道是父母的支持、老师、学校、社会好心人以及校友的帮助让他得以走到现在。正是珍惜这份恩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付出来回馈他人。
  本科毕业后,小周将继续在其本科班主任环境学院张潇源老师课题组下攻读硕士学位,“热爱我环境,广大我事业”,他将在环保事业的建设中继续努力前行。
  他很喜欢鲁迅曾说的一句话:“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小周深深明白这个道理,生逢伟大的时代,是我们所有人的幸运;建设伟大的事业,是我们所有人的责任。
慎终如始,初心不改
小周脚步不停追求进步
保持乐观、乐于助人
牢记清华人的使命与担当
努力做一个
经得住时代考验的热血青年
青春,因奋斗而绚丽
更因奉献,绽放光彩!
 
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监制:童曙泉
编辑: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