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在北京市红十字会和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的指导下,海淀区红十字会扎实开展应急培训,大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高群众应对突发事件避险逃生、自救互救能力。积极探索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长效机制,使应急救护培训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积极推动相关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 取得一定成效。
一、统筹谋划事业发展,加强顶层研究设计
一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推进改革创新。我会率先在全市通过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卫生、机关、国企和非公企业5个工作委员会并制定章程,明确了我区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举措。在《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中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作为红十字组织依法履行的重要职责,争取政策支持,先后在区红十字会机关工作委员会、国有企业工作委员会启动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企业活动,促进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二是构建新机制新体系,启动培训行动计划。制定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并通过区政府将文件印发到全区,明确了应急培训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及保障措施,提出主要任务及进度安排。依据辖区人群特点和对应急救护知识的需求程度,拟利用三年时间,采取宣传普及、公开课培训和取证培训三种方式,普及培训约6万人,取证培训约4万人,推进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从而有效提高城乡居民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发挥红十字组织服务群众、服务大局的作用,为平安海淀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区财政每年保障培训预算经费到位,形成各系统、各部分的广泛参与、积极支持,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一是纳入政府事实工程,落实民生服务项目。2015年,区红十字会积极申报并争取获批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纳入到区政府31件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发挥红十字会在培训中的主体作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全年共组织举办应急救护知识公开课培训100期,3万余人参与;组织应急技能、初级急救员培训班共260期,14000余人取得应急技能培训证书、400人取得初级急救员证书。通过落实政府事实工程,展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专业化服务,打造“关爱生命,自救互救”培训工作品牌,大力提升了红十字组织知名度、影响力。
二是加强培训工作管理,细化完善工作流程。区红十字会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制定计划并组织落实,安排业务部骨干主抓此项工作。严格执行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指导中心相关规定,邀请指导中心领导及科室负责人调研指导工作,提出建议。落实协调安排好每一期班次、教师、培训用品及资料,作为试点区组织完成好16学时初级急救员标准化教学培训及督导。结合2014年度区监察局组织的第三方评议反映出应急培训的问题,梳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流程,印制了培训宣传折页,做到程序简化、清晰易懂,同时在网站上进行公示,加强与群众互动沟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健全师资库,严格规范管理,举办两期应急师资工作管理培训班,增强责任意识,更新知识与技能,加强教学工作研讨、交流,提高教学水平。
三是发挥海淀教育优势,推进学校培训开展。八一中学、中关村中学、一零一中学、首师大附中、十一学校等学校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作为新生入学的必备课程,坚持每学年新生全员培训。各学校组建学校红十字辅助救援队,助力平安校园建设。驻区高校也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北京交通大学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课程纳入学校选修课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将应急救护培训课程纳入新生军训项目,北京体育大学和林业大学分别在2015年度首都高校应急救护大赛暨第三届全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2015年,理工大附中承办了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探索人道法项目经验交流会暨探索人道法教学设计大赛和文化衫设计大赛评奖发布会,会上,该校学生应急救援队应急救护表演收到与会领导一致好评。
三、有效融入应急体系,构建平安海淀建设
一是积极参与应急体系,有效融入区域发展。着眼于落实防灾应急体系建设、参与反恐维稳工作和冬奥会保障,积极参与构建防灾应急体系。我会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成果、开展志愿服务、落实防灾应急规划等区域建设和发展任务中找到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精神,加强红十字会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站建设,依托红十字志愿者建立辅助应急救援队,并在人员培训、装备配置、训练场地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提供必要保障,构建与政府公共应急体系联动的群众性自救互救体系,发挥其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的作用。
二是推动工作拓展延伸,促进平安海淀建设。开展5.8红十字日纪念活动,举办红十字开放日——应急救护培训互动及展示、红十字精神传播及志愿服务活动。与区应急办、民防局联合在花园路街道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和应急演练。在凤凰岭自然风景公园建立了红十字救护站,由接受过培训的景区志愿者和医务人员提供应急救援服务,提升旅游景区的应急救护处置能力。结合地震、洪涝、疫情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需要,组建了中国地质大学红十字救援队和红星救援队海淀红十字分队两支辅助救援队伍,在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办了应急救援队骨干培训班,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力打造能力强、素质高、用得上的红十字救援队伍。按照市红十字会部署,分别在4所中学、4所大学和温泉镇筹建首都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站点,已接受验收。与圣林润景科贸有限公司合作,在公园、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免费安装了50个应急救援亭,并配备急救包、担架、轮椅等应急救援相关用品。
下一步,海淀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红十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人道公益榜样、应急救护先锋、关爱生命援手、文化传播主力、对外交往桥梁”的功能定位,认真落实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会议精神及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指导中心的工作任务,求真务实,履职尽责,勇于创新,积极创业,促进应急救护培训工作全面发展,充分发挥红十字组织在人道领域党和政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