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的喜庆日子里,10月23日,北航校医院在北京市红十字会、海淀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携手学校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沈元学院等院系,邀请学校已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同学、学生辅导员及学院领导,通过线上线下共同参与的方式,在新落成的“校友之家”举办了“生命接力、大爱北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专题座谈会,并以此方式共同迎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七十周年校庆。

为筹备此次座谈会,前期,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海淀区红十字会与学校共同核对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历年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同学名单,对前期毕业的同学多方联系对接,区红十字会还为每名同学设计制作了一个纪念牌,感谢同学们的爱心付出,传递海淀温度。
北航自2005年8月第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成功捐献,至目前已有10名同学完成捐献,涉及5个院系,其中多人两次捐献。座谈会上,同学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回顾了捐献的心路历程,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将捐献看作一次生活的赐赠、一种公益担当和一份应尽的责任,视为生命的自觉,给患者以生命续航的希望,充分展现了“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北航精神。捐献者还联合向全校师生发出了《献血并加入中华骨髓库倡议书》。
献血并加入中华骨髓库倡议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老师们、同学们:
“献血是一种团结行为。加入我们,拯救生命。”20年来,数以万计的北航师生积极无偿献血,很多同学加入中华骨髓库,自愿无偿捐献出造血干细胞。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们用热血传递希望、创造新生,也在享受这份奉献带来的幸福。
新时代,新征程,作为一名空天报国、勇担使命的北航人,请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用流动的热血,向全体北航人倡议:让我们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与实际行动牢牢结合在一起,献一份热血并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传递生命新希望,让社会充满爱与奉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群体
2022年10月23日
罗龙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捐献日期:2005年8月25日
北航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想到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也许能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他没跟家人商量就毫不犹豫同意了,为了不耽误时间,在外省乘火车一路站到北京,捐献的时候很平静,觉得很值得。他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周宇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捐献日期:2005年12月27日
北航第二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以一名青年应有的责任感,积极加入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光荣群体中,晓之以理向家人说明捐献的意义,勇敢地克服了体检、化验过程中的各种不适与痛苦,完成了干细胞的采集,成功地向一位大姐送去了重生的希望!

张星星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捐献日期:2006年1月20日
他在北航第3次献血时签署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书,2005年12月配型成功,在对捐献的全流程和捐后影响做了充分了解后,在家长的支持下完成捐献。他寄语北航学子:“学生时代,富有激情,爱心纯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丰富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

赫采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捐献日期:2018年5月24日
北航唯一的一位女性捐献者。在校期间,她成绩优异,同时担任年级生活委员和学生会办公室主任。由于她的捐助对象体重大,她进行了两次造血干细胞采集,并一直强调“我从来没有动摇过。”捐献期间仍坚持学习。

黄文欢 沈元学院
捐献日期:2018年10月12日
本科期间担任学院2017级梦拓、2018级工科线性代数课程助教,是《数论新手入门》的笔者冰凌。配型成功后,他更加自律坚持锻炼身体,为了不给工作人员增加负担,他拒绝了家里提出的来京陪床要求,指出这是自己的事情,坚持自己完成捐献流程。

葛逸凡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捐献日期:2019年9月11日
他认为,作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以救另一个人的生命,甚至是挽救一个家庭,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他立志钻研航空发动机事业,父子两代北航人都在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努力拼搏。

汪喻坤 沈元学院
捐献日期:2020年11月30日
配型成功后,他开始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在捐献当天,当被告知捐献对象身高一米八以上,对造血干细胞的需求量相对较大,第二天还要再采一次时,他只摆摆手说:“明天再来,没事儿。”他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曾担任课程助教。

张权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捐献日期:2022年1月17日
他专业排名第二,是校三好学生、航模及乒乓冠军、学生党支部书记。入学那年正值学院一位同学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他很受触动,希望自己也加入中华骨髓库,有生之年能够救助别人。他觉得共产党员就应该是这样,尤其是年轻人,就应该他上。他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以匹配成功,救人一命。

位仁磊 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捐献日期:2022年4月11日
他在本科生涯的第一年就加入了北航红十字会,热衷志愿服务,时长达到700余小时,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一定的了解,觉得自己作为党员,就应该挺在前面,无私奉献,看到其他同学参与捐献,也受到极大的鼓舞。坚持锻炼身体,配型成功后,毫不犹豫地完成捐献。

陶怡然 沈元学院
捐献日期:2022年9月14日
他热爱运动,良好的运动习惯不仅强健了体魄更塑造了精神。当他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时,心情非常激动,立刻与朋友分享了这个消息,朋友们都鼓励和支持他。面对家人的迟疑,他主动对家人科普,打消家人的担忧,克服身体打动员剂后的不适,完成了捐献。
辅导老师、院系领导也分享了见证捐献过程中的担心、感动与敬佩,分享了服务保障的点点滴滴。因为有了学校领导、院系领导、辅导老师的支持与关爱,有了校红十字会日常扎实的工作基础,北航多年持续在校园开展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入库的宣传、动员,才有更多的师生不断加入到献血和入库中华骨髓库的队伍中来,向社会献出一份热血、一份爱心,彰显出北航学子“为国而生、空天报国”的家国情怀。

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海淀区红十字会的到会领导也充分肯定了北航红十字工作,高度赞扬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奉献精神,感谢学校、院系领导、老师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北航人,同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市、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校红十字会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作好属地服务保障和工作支持,共同促进“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北航发扬光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