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聚爱成海 生命接力

爱在于行动——记海淀区第18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霄

日期:2024-09-02     来源:海淀区红十字会

分享:
字号:        
  8.30日上午,空军某医院血液科造血干细胞分离机正在不停的转动,四个小时后,400毫升干细胞悬浊液将从小霄体内分离出来交送给工作人员送给远方的血液病患者。同时,小霄也成了海淀区第18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霄2018年考入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目前是本校电子学系的一名硕士研究生。平时,他除了工作学习之外,爱好打乒乓球、更多的时间是宅家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清晰地记得是2023年5月28日学校组织无偿献血活动,在献血的同时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这之前他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后来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是治疗血液病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且配型成功机率很低,现在患血液病的人很多,多一个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就能给患者一份生存的希望,挽救一个家庭。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填表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24年6月,当接到红会工作人员告知其配型成功的消息后,他不假思索就同意给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他的家人、导师和朋友对他做的决定都给予很大支持和鼓励。
 
 
  “我的人生从小也没有经历什么大风大浪,偶尔只是学业的压力会让我喘不过气来,也逐渐尝到了工作和生活的艰辛,但是,目前还不需要背负太多生存的重担。相对于患者来说,或许我平静的生活已经弥足幸福,这种幸福甚至是奢侈的、多余的,那么我希望能将这种有余裕的幸福分享给他。我没有办法切身感受到罹患重病的患者和他的家人们所遭受的痛苦,我很同情患者和关心他人的不幸,可对于千千万万的白血病患者来说,我的同情并不能帮助到他们,而且没有人比患者本人更清楚要直面生活需要怎样的代价和勇气。而为此需要我所做的一切相比于患者的病痛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
  “现在就有这样一个机会在我面前,可以让这种同情不是一种奢谈,所以我无法拒绝它”。——小宵
 
  捐献当天,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副主任谭奕、海淀区红十字会秘书长胡旭芳、燕园街道办事处主任杨兴文及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领导到医院看望慰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