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从大学结缘骨髓库,到跨越8年圆“生命之约” ——记海淀区第2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小凯

  “走在山野间,风拂过脸颊时,总觉得生活特别美好。”这是小凯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位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软件研发工程师,不仅爱徒步爬山拥抱自然,又在2025年9月2日部队某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陌生患者点亮了生命的希望。

  2017年一天,在读大一的小凯看到中华骨髓库志愿者进校园宣传活动——“成为志愿者,或许能为血液病患者续上生命”。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扎了根:“能在别人绝境时,捐献造血干细胞帮他人延续生命,太有意义了。”没有丝毫犹豫,他当即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8年过去了,让他未想到那份当年的“约定”会突然降临。当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时,第一反应是“激动”:“配型概率那么低,能发生在两个毫无交集的人身上,这就是缘分。”这份缘分,让他毫无迟疑地决定“挺身而出”。

  让小凯安心的是,身边人的支持成了他最坚实的后盾。家人全力赞成,公司领导不仅主动协调工作安排,还时常关心他的捐献流程和身体状况;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提前和领导沟通,同事们主动接手工作交接,让他能全心准备捐献。“大家都觉得这是件好事,这份理解特别暖。”

  有人问他“会不会担心捐献影响身体”,小凯早做足了功课:“了解到捐献过程对身体无害,虽然要注射动员剂,流程比普通献血复杂,但提取的造血干细胞只占身体很少比例,完全不用怕。”正是这份笃定,让他坚定地走完了整个捐献流程。

  捐献前夕,小凯还特意给患者写了一段话:“知道你在治疗中肯定经历了很多痛苦,但千万别放弃。难过的时候想想身边的家人朋友,等你康复了,一定要去看看世界的美景,尝尝喜欢的美食,和爱的人好好享受生活。”

  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铺垫,小凯用最朴素的初心,完成了这场跨越8年的“生命接力”。正如他爱说的“生活美好”,这份美好,不仅藏在山野清风里,更藏在人与人之间,那份愿意为陌生生命伸出援手的温柔里。

  捐献当天,北京市红十字会、海淀区红十字会及街道领导到医院进行了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