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工作动态

中国红十字会一行调研我区及清华大学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今年是中国红十字总会成立120周年,120年前,伴随着日俄战争隆隆的炮火声,承载着有识之士报国救民的热望,中国红十字会应运而生。第77个“世界红十字日”刚过,中国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主任马小龙一行来我区调研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并在清华大学召开交流座谈会。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宋永红,组宣部部长黄冰,捐献服务中心主任孙晔,海淀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曹玉明,清华大学副总务长、红十字会秘书长关兆东,校团委副书记赵晋乙,志愿中心主任赵泽群,校后勤团工委书记吴玉尧,校红十字会学生代表一同参加。
 
  曹玉明就海淀区献血及造血干细胞相关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她指出:相聚清华园共商红十字工作,是红十字工作高质量发展、高校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的必然,对总会、市会和清华大学多年来对海淀区红十字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海淀在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中都有契合点,同时也是教育、科技、卫生、文化资源丰富的区域,她提出下一步要为捐献志愿者提供全流程、全周期的更好保障和服务,并就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工作、红十字工作产生国际影响力谈了海淀的努力方向和措施。
  关兆东秘书长表示,激发和保持同学参与热情是学生红十字会发展的关键。他以2008年清华学生在抗震救灾应急献血中的突出表现为例,指出学生红会要在创新中克服资源限制,增强组织活力,深化精神传承,为同学们的成长开辟新径,提供服务社会的平台。赵晋乙、赵泽群分别从提高信息普及、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分享,吴玉尧从未来清华学生红十字会与后勤各部门多方面高效联动的角度发表了看法。清华大学学生红十字会会长郝大中对于学生红十字工作进行了汇报与展望。 
  宋永红强调融合教育资源与强化“救”的理念,提倡跨组织合作,推动清华大学在公益活动中发挥核心作用。黄冰强调了组宣部在志愿服务推广、项目申报及交流合作等方面的努力。孙晔介绍了海淀区无偿献血等公益活动的现有成绩与发展空间。
  马小龙表示,自2001年中国红十字会重建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以来,累计有超万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清华大学作为全国在无偿献血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中的领跑高校,不仅彰显出其对生命的尊重和人道关怀,也弘扬了自愿、无偿的捐献精神和友爱、进步的志愿文化。
 
 
  自1993年起,清华大学学生红十字会积极推动校园无偿献血,截至2024年5月,累计有36663人次参与,献血总量超42535单位。2016年学生红十字会引入中华骨髓库项目,至今已有超过3000名志愿者加入,21名在校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3年海淀区实现第1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也是北京市第1例,截至目前,海淀区造血干细胞捐献172例,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和成功捐献数量均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