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会长介绍全区红十字工作总体情况并部署全年高校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全区2022年实现捐献造血干细胞26例,创年度历史新高,242人加入中华骨髓库;自2003年以来,累计3万余人加入中华骨髓库,136名志愿者实现成功捐献,占全市四分之一。其中,北航在70周年校庆之际组织捐献者开展了专题座谈。截至目前,2023年已完成253例造血干细胞采集入库,超过去年全年总数。
区红十字会将进一步动员高校造血干细胞入库及捐献工作,加强与辖区高校的联动沟通,搭建交流平台,做好宣传服务保障;做好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慰问关怀,加大捐献者事迹宣传,为捐献者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交流平台。
交流会上,各高校及属地街道进行了交流发言。各高校介绍了近年来造血干细胞采集、造干捐献志愿者招募及慰问等工作的情况,属地街道表示将继续大力支持高校造干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也将积极探索在辖区其他单位开展造干采集工作。
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交流发言
高校属地街道(清华园街道、海淀街道、花园路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学院路街道)交流发言
向造血干细胞工作先进高校颁发表彰纪念牌,感谢各高校长期以来对造血干细胞捐赠工作的支持。
会上,区红十字会向各高校发放造血干细胞宣传采样工具箱,并介绍配备物品及使用方法。
张宇光常务副会长指出,要弘扬人道精神,传递海淀温度。做好对造干采集志愿者、造干捐献志愿者以及造干采集工作者的关心关怀;要加强合作联动,打好“组合拳”。区红十字会、各高校及属地街道加强交流,相互分享工作经验与做法,让造血干细胞工作的宣传发动工作不只在高校,也要走到街道、走到社会。
谭奕副主任首先对海淀区造血干细胞工作表示了肯定,感谢区红十字会、各高校及属地街道对造血干细胞工作的支持,并表示市红十字会将继续做好服务保障等。希望区红十字会、各高校总结经验做法并积极推广,动员更多的人参与这项公益事业,为更多的血液病患者带来新生的希望,推动全市的造血干细胞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
交流会结束后,参会人员参观了中华骨髓库样品库和北京博奥晶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实地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流程、血样储存方式、HLA分型实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