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北京市红十字学校工作高质量发展,有效提升学校红十字会品牌影响力,9月6日,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团市委机关工作部部长郭昊带队到北京市八一学校参观调研,深入了解海淀区红十字学校工作开展情况。市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副部长李瀛骥,宣传部干部邵令,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曹玉明,办公室主任朱振新,区体育运动与卫生健康促进中心书记、主任罗纳,区体育运动与卫生健康促进中心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区教委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刘东冬,北京市八一学校党委书记、校红十字会会长牛震云,副校长、校红十字会副会长李喆,校团委书记、校红十字会秘书长蔡可人,校红十字会副秘书长李艳燕、曹彦花等领导共同出席调研座谈会。
会上,调研组一行首先观看了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剪影视频,并认真听取了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八一学校红十字会关于各自工作情况的汇报。与会成员围绕人道教育、红十字知识传播、校园红十字阵地建设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和工作经验总结。
刘东冬从发展沿革、工作职责、组织架构、管理运行机制、特色教育模式等方面对海淀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展开了详细介绍。她表示,海淀区的学校红十字会建设已经纳入了政府专项督导范围。一直以来,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始终将全区红十字青少年活动与生命关爱教育、校园安全、志愿服务等相关工作相融合,持续加强对校内师生急救培训,积极探索人道法项目开展,推进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发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特色活动,更好地将红十字会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生命关爱扎根在青少年心中。
牛震云以八一学校红十字会创始人徐兰英校医的故事引入,生动阐述了八一学校的人道、博爱与奉献精神,并从校红十字会自身建设、优质活动及三色课程三个方面展开了工作介绍。她指出,北京市八一学校始终高扬红十字旗帜,贯彻落实红十字会七项基本原则及十六字方针,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践行红十字精神,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十字青少年活动,积极普及红会知识、强化技能培训,不断将红十字知识、人道教育融入到日常课程中去,着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能力,培养一大批具有人道、博爱、奉献精神的优秀红十字青少年,持续推动学校红十字会高质量发展。
曹玉明表示,八一精神令人动容,希望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能在党建引领下持续创新工作模式,弘扬人道博爱精神,助力区红十字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她指出,海淀区红十字会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推动智慧医保进校园和红卡进校园,不断加强一院一校、一队一校工作,通过对接并推进南英格尔志愿服务队进校园,开展红十字精神与红十字技能传播,引导红十字青少年参与到更多志愿服务中来,持续焕发海淀区学校红十字会工作新活力。
李瀛骥用情怀、专业、传承、创新四个词语总结了本次调研感受。她表示,期待今后八一学校红十字会在坚守优秀传统的同时,能够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丰富和拓展校园红十字教育的内涵与形式,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加速推动校园红十字会工作的全面升级与创新发展,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红十字精神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郭昊对海淀区学校红十字会的工作经验、工作情怀和创新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通过本次调研,对于海淀区红十字会、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八一学校红十字会的工作机制和工作精神有了更加生动、立体的了解,也更加感受到了大家对于红十字工作的重视。他强调,希望今后海淀区能够持续加强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推动红十字精神在校园中的普及和发展;同时,不断寻求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海淀区的创新优势、科技优势和高校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红十字工作创新建设,进一步打造学校红十字工作的“海淀模式”和“海淀样本”。
座谈结束后,调研组一行沿着习近平总书记回母校慰问走过的路线,先后参观了北京市八一学校校史馆、红十字生命体验区、红十字流动服务站,并现场观看了学生救护知识学习过程和实践演练。区红十字会学校工作委员会表示将以实际行动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红十字文化、讲好红十字故事,打造海淀区红十字会事业的校园“亮点”和“示范点”。
此次调研正值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调研组一行向八一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