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志愿服务与青少年

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陈静:让冰冷的机器有生命的温度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脏病科主任 毛志国:她的工作标准非常高,对病人对同事满腔热情,经常说尿毒症病人特别不容易,建立了尿毒症病人全周期的护理标准规范,对业务精益求精。
  在陈静和她的团队的努力下,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现了血透患者5年存活率77.3%、10年存活率40.5%的国际领先水平。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生活,2009年,陈静和她的团队在全国率先开展夜间透析工作,这虽然大大增加了护理的难度,但是换取了病人白天正常工作生活的宝贵时间。
  患者 沈艳波:我从2002年开始透析,那么多年来,陈护士长是极尽所能陪伴着我,慢慢的我也去工作、旅游、参加公益活动。
  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兼血透中心护士长 陈静:其实机器是冰冷的,如何让冰冷的机器有生命的温度,那我们就是一个媒介。他晚上做治疗,白天可以回归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有些人刚开始治疗的时候跟我提出诉求,他说我想看到我的孩子上初中、上大学。我说我努力,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通过这样像自己家人的相处方式,不让病人觉得走进透析室是看病,是回家。
  将患者当家人,任何时候都不抛弃不放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城市曾经按下暂停键,但是血透工作不能停,陈静和她的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最长的一次,她和同事们连续四个多月没有回家,一直坚守在血透病房。
  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兼血透中心护士长 陈静:我们在整个透析中心划分了很多密接区域、次密接区域,让病人在不同的身份的转变当中能够如期透析。我想这都是医护人员在背后做了大量琐碎的协调工作,但我觉得值,正因为大家的携手同心,我们实现了长征医院血透中心一个都不能丢一个也不能少的诺言。
  陈静是一名护士,她同时也是一名军人,她曾经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出海8个多月执行人道主义医疗服务任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陈静在2020年除夕夜随医疗队紧急赶赴武汉,在感染风险最高的火神山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坚守了80天。作为重症监护病房的“大管家”,陈静要保护每一名进出病房人员的安全。
  对于重症患者的插管、吸痰这样容易暴露的高风险操作,陈静总是抢着去做。为了方便跟危重患者沟通,陈静专门制作了一本《新冠护患沟通手册》。
  第49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 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兼血透中心护士长 陈静:以前觉得只是一份工作养活自己,护理工作时间长了以后,和他们相处久了以后,我突然觉得是一种陪伴模式,是他反哺了我专业价值,而我给病人提供精湛的高质量的护理,是为了让他生命延续,难道不是相互成就吗?所以我觉得用陪伴来换成治疗的护患关系,我觉得更加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