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交通大学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健
2015年12月7日,在空军总医院的血液科采集室,北京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张健正在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从他血液中分离出来的200毫升造血干细胞将与他的爱心一起转送到韩国。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娜,海淀区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黄春明、北京交通大学校领导等领导来到病房进行慰问,颁发荣誉证书并送来了鲜花和营养品,感谢他的爱心奉献。
“如果自己有能力,就没理由不去为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张健的座右铭。来自农村的他继承了父母身上善良、质朴、真诚、勤劳的品质,四年的大学生活,更让他学会了如何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回报。在过去的几年中,他积极参与献血和各种志愿活动,获得了“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度十佳志愿者”等荣誉称号。他通过产学联合培养项目保送研究生,毕业后将进入中国铁建国际集团,作为一名中国工程人员奔赴海外。
2015年8月,得知自己和一位韩国男性患者HLA分型初配成功后,毫不犹豫同意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经过高分辨配型检测、全面体检,于12月3日入院,注射动员剂后进行干细胞采集。他是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第233例、海淀区第46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也是北京市第11例、海淀区第2例对外捐献志愿者。
张健说:“我的捐献也只是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在我身后,更有着千千万万名来自中华骨髓库、各级红会以及高校志愿团体人员默默无私的奉献,正是这无数的爱汇聚成了患者生的希望。作为中国的造干捐献志愿者,有幸展现了中国人爱心友善的形象。唯一觉得愧疚的,是对我的父母,我没法告诉他们这一切,我明白作为父母,他们也许不能理解儿子的举动,告诉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加的心疼和担心。”他希望把自己捐献的过程录制一个视频通过网络传播,通过他的捐献过程和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造血干细胞捐献,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和帮助那些在死神面前挣扎的人们,带给更多患者对生的希望。
永远对他人报以爱和微笑,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自己更幸福。张健用这句话和我们共勉。